家具和建筑构件市场的所有加工厂在组装产品时都会用到粘合剂。聚氨酯 (PUR) 热熔胶是封边、平贴和型材包覆等苛刻应用的首选粘合胶,因为它能够提供:
- 行业领先的耐热性
- 卓越的防潮性
- 广泛附着众多材料
- 粘合剂施涂量少
在施涂过程中,PUR 热熔胶被加热至熔融状态,施涂后与水分反应并固化形成耐热和耐化学品的交联聚合物。这种多功能“积木”几乎可以搭建出无穷无尽的聚合物,让粘合剂能够粘合到各种基材上(包括木材、塑料、玻璃和大多数金属),可以适应各种材料的热胀冷缩,最终提供一流的应用特性:
- 用途广泛(封边、直线粘结、柔性成型、表面粘接、层压和型材包覆)
- 耐受高温 (>150°C/ >302°F),出色的低温柔性
- 卓越的防潮性和耐溶剂性
PUR 热熔胶由异氰酸酯(技术名称是二异氰酸酯)和多醇组成。这两种组分会形成一种中间“前体”,并在客户使用后发生固化,形成超高分子量的完全交联聚合物。这就是所说的“反应性”产品,此类产品仍会含有少量游离单体(高反应性二异氰酸酯)。
PUR 化合物在施涂过程中受热时,所含的各种单体和聚合物组分的蒸气压都会增加(类似于所有其他有机化合物)。尽管二异氰酸酯单体的蒸气压较低(20˚C 时为 0.000005mmHg),不过仍可能少量地漂浮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含量越多)。这种蒸气一旦被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导致过敏症状,接触量较大时可能触发严重的哮喘,危及操作人员的健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高推出了二异氰酸酯单体含量不足 0.1% 的微排放产品,而传统聚氨酯热熔胶的二异氰酸酯单体含量高达 2-5%。
通过升级采用微排放解决方案,同时实施防止皮肤接触的缓解措施(排气系统、个人防护装备 (PPE) 和防护遮板等),可将暴露风险降至最低限度。此外,微排放产品不受即将出台的监管法规的约束,可直接在传统热熔胶产品的施涂产线上使用,并且加工的产品保持同等质量。因此,对于加工厂而言,这种解决方案不仅方便易用,而且更加安全。
人们已经认识到异氰酸酯污染空气的风险,并发布了职业暴露限值进行监管。目前有一项降低这些限值的法规提案 - 主要目的是通过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出台的 REACH(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对企业进行约束。2020 年 8 月,REACH 附录 XVII 发布更新并生效,加强了对纯二异氰酸酯以及含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的限制力度。
自 2022 年 2 月 24 日起,所有含二异氰酸酯的产品(不管是单独提供还是与其他产品混合提供,只要二异氰酸酯浓度超过 0.1%)必须在包装上发表明确的声明并注明:“自 2023 年 8 月 24 日起,任何人员必须经过充分的培训,方可在工业或专业用途中使用本品。”所以,从 2023 年 8 月 24 日开始,除非满足下面所述的严格要求,否则绝不允许再使用此类产品。
异氰酸酯的专业使用者必须至少满足下面两个要求之一。条件一,二异氰酸酯在其所有混合物中的含量均低于 0.1%。条件二,所有工业或专业用户必须成功完成此类物质的安全使用培训并获得证书,然后才可以使用此类物质。此培训每五年强制举行一次。如需详细信息和下载培训材料,请登录网站 safeusediisocyanates.eu。
汉高是微排放粘合剂技术的市场领军者,在产品研发、生产和客户服务方面拥有超过十年的丰富经验。我们的微排放 PUR 热熔胶让客户能够满足“二异氰酸酯浓度低于 0.1%”的要求,进而可以安全地继续实施当前的生产流程,而无需接受更多培训。
最终还是由客户选择以那种方法来满足法规要求:是改用微排放产品,还是接受所需培训。无论他们选择哪种方式,我们都将通过提供高标准的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以及大力开展研发工作,帮助客户实现无忧合规;同时,我们还将利用多年经验,让微排放产品能够无缝、高效地在实际产线上投入使用。
越来越多安全环保的技术将会涌现出来并得到广泛采用。汉高一直致力于新技术研发,从而让各行各业的客户能够实现生态目标,并帮助客户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
粘合剂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保证其安全性和实用性。企业宜改用危害性更低的成分或最好采用无危害的成分,这不仅是从监管角度考量,更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我们建议企业既要采用创新产品,又要系好风险管理的“安全带”。
在更广泛的层面,越来越多的客户和消费者会要求提供可持续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了满足这种明确的需求,我们会优先开发诸如生物基或可回收粘合剂等一些创新型解决方案。
以厨房用具为例,粘合剂只贡献了产品整个使用寿命总排放量的很小一部分,但是,这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行业。随着气候变化意识的不断提升,我们都会越来越认识到采取行动应对这一问题的必要性。这将成为我们更加关注的焦点。
我们的专家将随时了解您的技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