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新能源汽车本身不产生尾气排放,但只有提升整个新能源汽车价值链的效率,才能真正地推动可持续进程。高科技材料可帮助提高效率,并优化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 — 从原材料到加工过程,到电池回收,一直到新能源汽车报废。
新能源汽车的排放量仅为内燃机 (ICE) 汽车的四分之一左右,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的总体水平。但要切实推动整个制造价值链产生实际影响,仍有改进空间。高科技材料可以提升电池性能和减轻部件重量,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对新消费者的吸引力。随着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上路,碳和温室气体减排带来的直接效益有助于降低总体排放,进一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
汽车制造属于重工业,顾名思义,其涉及可产生大量污染物的复杂生产过程。由于内燃机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过程截然不同,汽车制造商在学习如何从一个流程转向另一个流程、为独特制造问题寻找新的可持续解决方案时,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高科技材料有助于解决一些隐性的电池问题。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需要密封固定,但到一定的年限后,又需要维修或更换。低剥离力的热间隙填充剂有助于采用更简便的无损拆卸方法处理电池模块,以便维修、再利用和回收。
尽管热间隙填充剂的主要功能是将发热源,也就是电池电芯的热量传导至冷却板,但除此之外,该材料还能提升电池的结构完整性。热间隙填充剂支持对已安装电池的灵活操作,使其能够原位维修。
热间隙填充剂不会让依然可用的电池报废,而是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避免其过早地成为工业垃圾或进入回收流程。这种材料可通过控制热量或者赋能新型电池设计,延长电池的寿命,进而帮助降低车辆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
除此之外,我们预测可剥离粘合剂也会成为未来电池回收的一种研究方向。如果制造商能够开发出可以按需剥离和修复的可靠粘合剂,这将带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变革性突破。
如果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可维修而非直接更换,将为消费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抵消整体更换电池的高昂成本。打造电池维修替代更换的方案,对提升消费者接受度至关重要。
可持续发展贯穿新能源汽车的整个价值链,是这场革命的核心驱动力。高科技材料在推动净零排放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不仅涉及尾气排放和下游发电环节,还涉及到维修厂和废料处理场。
点击此处,了解汉高的高科技材料解决方案可如何融入您的可持续发展蓝图。汉高不断精进自有专业知识。近期,我们引入了多名来自电池生产商和回收行业的专家,进一步壮大了我们的团队。凭借仿真技术专长,我们加速推进当前所需解决方案的研发,同时布局未来技术,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我们设计并建造了专门的电池实验室,可以在真实的电池上执行材料测试,以及对整个电池组进行系统化测试,这里各种尖端分析工具与仿真技术一应俱全。我们的目标是主动为客户创造价值和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取得成功。